【精】 红豆最相思
又是一年江南烟雨,长街上,行人依旧匆匆,纸伞纷纷绽放,水珠伴着纸伞的旋转,化做一粒相思,勾勒了所有离愁……
我看着窗外的细雨,想起前段时间的动画电影《相思》,想起三百年前的王初桐和六娘,不知年少时的雨是苦是甜?
年少不知相思。厨房里,小小的他呆呆地望着手中的红豆,突然兴奋地奔向青梅竹马的家,要把红豆送给六娘看。春雨淅淅沥沥,像根缠绵的丝线,有种情愫在二人心中扎根,天真烂漫,两小无猜。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的诗中,从此红豆最相思。
江南的雨总是不变,一年一年,陈家有女初长成,六娘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王初桐每日发奋读书,盼望一朝中举。
他,苦读百卷经史,家境贫寒心中却仍有一缕温暖,青梅竹马的她是他最温馨的回忆,最深切的思念,最期许的前程。
她,少女待嫁深闺,画楼临窗下,细细的思绪化作针线,绣不尽江南的烟雨,绣不尽入骨的相思。
长街相遇,两两相望,眼神里都是欣喜和羞涩,少年的脚步停下,少女面露红晕,可那一瞬间的欣喜却停留在少女家人明确地制止里。
总角时的两相依偎,亲密无间,奈何门第之差,现在只能四目相望,擦肩而过。相遇时短暂的欢喜又变成了分离时长久的思念。
她终究还是没有等到他金榜题名的那天。
六娘要嫁人了。富贵的陈家看不上王家的贫寒,为六娘指定了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就像那么多古往今来的爱情悲剧一样,相爱却不能相守。
江南的雨总是撩人。那是王初桐最后一次站在陈家的门外,迟疑的手终于还是没有把门扣响,冒雨奔跑而来的勇气全都在无奈面前成了悲泣。
多想和儿时一样,和你在屋檐下并肩而坐,看你的笑容,你的嗔怪,你的关心。那种温暖和美好明明一直在心中挥之不去,却怎么也抓不住。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她在门里,他在门外,他没有敲门,她不敢开门。
六娘的刺绣还没绣完,滴血化相思,一把剪刀剪断了丝线,也剪断了苦苦的相思。
六娘的红轿走过长街,路过石桥,也带走了所有的思念……
后来,王初桐中举,离乡上京,一叶扁舟孤帆远影。
王初桐与六娘的故事背景出自清代嘉定宝山文人毛大瀛的《戏鸥居词话》。
六娘本名陈湘萍,为名门之女,自幼与近邻王初桐青梅竹马。后来湘萍的父母嫌王家贫穷,将六娘许配给一个富家纨绔子弟。
自此王初桐发奋攻读,多次参加乡试,无奈屡试不中。后来清朝廷平定小金川之乱,乾隆皇帝特开科招试,年四十八的王初桐一举中士,名列二等。中士之后,王初桐被授予四库群书馆的眷录官,后又在山东为官,继任宁海州同知。在其为官期间政简刑清,颇得民心。后在济南任上,深受山东巡抚伊江阿赏识,大学士阮元称他为“江左人才渊第一,济南名师更无双”、
此时,王初桐已成家,夫人贤惠,但因其心中长念六娘,故与夫人情淡意薄。嘉庆四年,王初桐致仕还乡,隐居方泰,著书立说。
似乎在王维之后,人们喜欢用红豆喻相思,其实红豆在古时便有相思之意。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他的妻子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
说到红豆喻相思,不得不提萧郎与慧娘的故事。当时南梁武帝笃信佛教,在国内兴建了四百八十座寺院,顾山兴建的是“香山观音禅寺”,寺内还建造了一楼阁,名为“文选楼”、太子萧统代父出家来到香山寺,一则为了回避宫廷斗争,二则精心修编文选。某一天,太子下山来到当时的集市古塘视察民情,偶然遇见一位秀丽的尼姑,法号叫慧如,无意中谈及释家精义,太子见慧如才思敏慧,顿生爱慕之情,跟踪到草庵,又就释家经义与她深淡不舍,以后多次去草庵谈情说爱,但由于一个是太子,一个是尼姑,终究难成眷属,慧如相思成疾,不久就去世了。太子闻*,痛哭不已,含泪种下双红豆,并将草庵题名红豆庵,满怀相思悲苦离去。此树历经千年到元代曾一度衰败成枯树,但到乾隆年间忽又在主干上萌生四株新枝,一直长到现代,犹如虬龙老树了。
世人皆晓相思苦,奈何却做苦相思。从古到今有那么多不合时宜的事,因为无缘,唯美的爱情都成了悲剧。
傲斗╭★
゛ʚ.小步调 夜影๓
2017-02-16 13: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