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心之一隔。
“轰~~”飞机掠过,一阵轰鸣将我从虚幻拉回现实。迎着初秋午后慵懒的阳光,放下手中的书,重新整理心情,思绪倏地就有点飘忽了。好久没有像这样,这样的惬意,这样的舒适,这样的自由自在,一个人,一杯温水,一本好书,一份久违的悠闲心情。
来到上海已经一年多了,这座快节奏的大都市,白天车来人往,晚上灯红酒绿,夕阳未落,霓虹灯已经开始流光溢彩,闪烁着迷人的光辉。现在的我独自在异乡打拼,做着一份人人皆可的文员工作,每天对着电脑处理各种资料,重复地劳动,假装着坚强,直到麻木。个中滋味,只有自己品尝。常常想,可不可以放弃这样的生活,曾经的梦想,激情,在遇到现实之后,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有人说,活着一定要有信仰,碌碌无为一定不是生活的本意,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也为了一份心灵的慰藉,我在宿舍的靠窗位置放置了一个书架,或购进,或借阅,或收集网上的美文打印,不知不觉的却也很快塞满了。闲暇无事,似文人墨客般,翻阅几页沾*着墨香的纸张,附庸附庸风雅,这样的简单书房就是我的独特天地。
或许是看多了人情冷暖自己也变得冷漠,或许只是在处于低谷时无处安放坏情绪,但是透过书里的世界,我发现一切似乎不是那么糟。看书的时候,心也变得好沉静好沉静,仿佛跟陌陌红尘隔绝开来。一本好书,能让人身临其境,置身其中,仿佛活在另一个时代。一间书房,就是穿越那些时代的时光机器,在这里,时而跟随历史人物,描绘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时而徘徊民国街头,见证特殊年代的动人爱情,时而涉足险恶江湖,于功成名就后隐逸塞外,时而叱咤职场风云,为跻身商业巨头斗智斗勇……
平淡的生活,因为小小的书房而变得新奇起来,感官也随之敏感,先前麻木的我,现在会因为同事一句简单平常的问候而倍感温暖,也会因为路边一朵受风摧残仍坚强挺立的小花而甚觉感动。会善待身边的亲朋好友乃至不相识的陌生人,也会期待一段不期而遇的恋爱而努力使自己变得优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到处都发散正能量的曙光。
现代社会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电子书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大有取代纸质书籍的大好势头。而据媒体报导,中国人远比美国人爱实体书,电子书销量仅占2%。依我之愚见,纸质书籍之所以长盛不衰,其(文字)魅力不仅在于它可以永远被保存,不管什么时候再读都能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更在于它对感官世界的丰富。眼睛的观赏,手指的触摸,鼻子的清嗅,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感应。感恩,孝顺,忠贞,正义,那些美好的品德,只有经由五官的调动协同才能深入人心,真正地给予人们启迪。
人存于世,不止需要物质带来的身体温饱,更需要书籍带来的精神食粮。书房,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一隅,甚至只存在脑海里的一角,但是,我们需要它的存在,能让这个浮躁的尘世多一块净土,一块只属于自己的净土。
滚滚大白熊 ゛ 2016-11-25 09: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