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廊】南辕北辙的故事,南辕北辙的含义
战国时期,魏王想出兵讨伐赵国,攻取赵国的都城邯郸。当时,大夫季梁正奉命出京办事,听说这个消息后,马上从半路上返回。他衣服顾不得换,脸也顾不得洗,就急匆匆地要求面见魏王。
魏王见他一路风尘仆仆地赶来,不知道他有什么要紧事要对自己说,就问道:“你为什么走到半路就回来了?到底为了什么要紧的事?”
季梁说:“这一次我从外地赶回来,在太行山下见到一个人,他坐在一辆马车上,朝北而去,但他却跟我说:‘我打算到楚国去。’我对他说:‘楚国在南方,您为什么反而朝北走呢?难道您不知道楚国的位置吗?’他回答说:‘没关系,楚国虽然在南方,但我的马好,跑得快!’
“我说:‘您的马虽然很好,可是这条路并不通向楚国啊!’他又说:‘不怕,我带的路费很多。’我说:‘您的路费多又有什么用呢,这条路根本到不了楚国啊!’他还坚持说:‘我的车夫的赶车技术很高明。’
“他的条件再好,但把目标搞错了,离楚国只能越来越远啊!”
魏王听了不禁笑了起来,说道:“想不到天下竟有如此糊涂的人!真是好笑呀!”
季梁接着说:“现在,您的理想是建立霸业,成为诸侯的首领,因此您对于自己的每一项行动都要进行全盘考虑。可是您却仗着国家强大、军队精锐,想沉重打击赵国,来扩大地盘,抬高威望。这样一来,您攻打别国的次数越多,离您的理想就会越远。这与那个人要去楚国而朝北走,是一样的啊!”
◎成语释义
应该往南去的车走在北去的路上。比喻背道而驰,行动和目的相反。
◎故事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出处译文
我这次从外地赶来,看见一个人在太行山下坐在一辆马车上往北而去,却告诉我说:“我要到楚国去。”……他的这些条件再好,但把目标搞错了,也只能是越走离楚国越远。
゜ゃ落㎜ 纏綿過後゜ 浅漪ღ 2016-11-19 18: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