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别了,幕后的琴声。
东江河畔,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夜风吹拂,明净的月光洒在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河堤的围栏边,成荫的绿树下,满是悠闲纳凉的人们,树叶沙沙而动,笑声吟吟而起,孩童尽情地嘻闹着。
河畔邻近一角,工余演出的舞台,布置得辉煌庄重,灯光闪闪,空中彩旗飘飘,河面滑过一束束五光十色的炫丽的影子。黑沉的音箱发出高亢激烈的音乐,每一节拍都敲着人的灵魂。不断有密集的人群越过马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争相簇拥而来,舞台周围挤挤攘攘,人头攒动。工作人员、演员,来来回回在舞台与候场区之间穿梭,踢踏的脚步声回荡在灯光里,时近时远。舞台前方的观众席坐无虚席,人满为患,一只只荧光棒越过头顶,摇摇晃晃,五彩斑澜。人们望着舞台翘首以待,吵吵嚷嚷地等着演出开始。不知转了几个来回,又不知放过了几首高亢的音乐,晚会终于开场了。主持人站在舞台中央,容光焕发,光彩照人,华丽的服装,甜美的嗓音,叫人倾叹。一阵报幕致词过后,节目便陆续上演了……
“下面请欣赏: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掌声欢迎!”
女孩一身白色的连衣裙,轻巧安静地立在舞台上,手持话筒,眼睛朝台下掠过一束白净的光,而后缓缓朗诵起来,那么深情,那么入境。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只一句,台下就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女孩后面的伴舞者一时被突如其来的掌声惊吓,差点乱了阵形。为女孩的诗朗诵配乐的男孩,手指微微发抖,他不禁抬眼望了望前方,一抹亮丽的柔光,越过观众席,越过东江河畔,飞入到了遥远的天际……
2009年,五一节文艺汇演,我应邀为一位女孩伴奏诗朗诵《再别康桥》。
那是在五一节前夕,天气渐渐炎热,夜晚的风也没有了凉意,我偶然来了兴致,便坐在琴前弹着曲子。我弹得如痴如醉,忘却了时间,直到有人打断我,我才停了下来。来人向我表示了一番诚挚的歉意,而后才说明了来意。他是耐克工厂文化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即将举办的文艺晚会中的一个节目而犯愁,这个节目是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诗朗诵的人选已定,但配乐的人迟迟未能确定。他说他偶然间听到了我的琴声,感觉非常好,便寻着琴声一路找来了。他很真诚地邀请我为《再别康桥》伴奏,看得出他心情也很迫切,因为离晚会开始已不到两个星期了,我思量再三而后答应了下来。
时间紧迫,我用了两天的时间选曲,最终决定采用《神秘园之歌》来伴奏徐志摩的这首名诗《再别康桥》。我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这曲子选得是否妥当,然而节目组容不得我多想,我只好仓促上阵了。等我把《神秘园之歌》的钢琴谱拿到手,这时离晚会只有一个星期了,而我还没见到那位《再别康桥》的朗诵者呢。顾不得太多,我便投入到了曲子的练习中,上班间隙读谱,晚上下班便拼命练习,一刻都不能耽误。离晚会还有三天,我终于把这首曲子背弹了下来。
第一次排练,是在活动中心的舞蹈室。这时,我才见到了那位朗诵《再别康桥》的女孩。她面目清秀,嗓音甜净而充满感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一次合作自然是失败的,不是她快就是我慢,而诗的断句,总不能和着音乐停得恰到好处。我看到很多观看者不满,心也渐渐冷了,真想搬起琴一走了之。于是,我越弹越差,越弹越没有情感,曲子变得一片苍白。第三遍排练一结束,我便无意再弹了。可是,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女孩这时放下话筒,走到琴前悄悄对我说,“真是不好意思,我没合上你的节奏,请再弹一次好吗?”我一听,愣了。明明是我的错,她却是这般友好的鼓励,我还能说什么呢。那位邀请我来的工作人员也朝我点点头,我重新振作精神,朝她点点头,开始了第四遍排练。
我的前奏一起,她便轻轻地拿起了话筒,那优美的诗句和着音乐的节奏立刻如涟漪般荡漾在心头。我仿佛看到了康河里的一叶轻舟,悠悠地游荡着,那夕阳下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一一映入了眼底。琴音如水,在我的手指间流淌着,而她的声音时远时近,有如诗人淡淡的忧愁,那么轻,又那么柔,那么情真意切,又那么洒脱自如。这一遍,我和她配合得完美而默契,在场的人员掌声不断。晚上得到消息,节目组说这个节目直接通过,不用再彩排了,我才稍稍安下了心。
晚会当晚,我第二次见到她,她穿着一身白色的连衣裙,手里还拿着那份作了断句符号的乐谱纸。她只朝我微笑了一下便进入了候演室,我和工作人员则忙着搬乐器并现场调音。一切布置停当后,我就在坐在调音台边等候了。风吹得彩旗悉悉籁籁地抖落着,夜空色彩缤纷。舞台上灯光十射,炫丽无比,周围热闹非凡。一直等到第八个节目,主持人报了幕,我才走上了舞台。我的琴放在舞台边沿昏暗的角落里,我坐下时第一次感觉离观众那么远。我无法看见舞台上朗诵《再别康桥》的那位女孩,伴舞者将我挡得**的,我周围一片暗淡,偶尔一束远处射来的光将我照亮,随即就又消失了。身后的树叶沙沙作响,月光洒在琴键上,柔柔的,像一层银纱。我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手指轻轻摸着琴键按下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今天,我在无意间又看到了这首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突然想起了这段往事,于是在回忆中把它写了下来。幕后的付出,只为舞台上主角的辉煌,我曾经也做过这样一回幕后人,那些在幕后付出了千辛万苦、流汗流泪的人,我无比敬重。那次演出一完,那位朗诵《再别康桥》的女孩为我捡完了电源线,便被一片欢呼声带走了,但我很感激她。那位邀请我配乐的人,真诚地来到角落里握住了我的手,向我道了声谢谢。而后,我收拾完乐器、电线,一个人搬着琴离开了舞台。跟着我的妻子、姐姐还小外甥,一道谈笑着走了。此后,我没有再去为任何晚会配过乐,也没有再接受乐队组队的任何邀请,只尽情享受一个人在音乐里的快乐和忧伤。
别了,幕后的琴声。我轻轻的来了,又轻轻的走了。
滚滚大白熊 ゛ 2016-11-17 16: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