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部落 >执笔写爱>封土之下

【锁】 【精】 封土之下

【图1】

查看大图

巍巍秦岭,幽幽骊山。高大的封土之下,沉睡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他统一海内、雄才大略。他严刑酷法、凶奢暴虐。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皇帝如他一般对后世影响深远,也没有哪一位皇帝像他一样争议之声不绝。
秦始皇身后所葬的陵寝,更是因"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等记载而充满传奇色彩。在中国,没有一座帝王陵寝如这般被世人关注。

骊山帝陵
骊山,秦岭的支脉之一,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之地。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烽火戏诸侯";盛唐时,这里见证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此恨绵绵无绝期";到了近代,骊山还是"西安事变"的发生地。秦始皇的陵寝,正位于骊山脚下。
公元前 247 年,13 岁的嬴政继承了父亲秦庄襄王的王位。从那时起,建造一座"前所未有"的地下陵寝的想法,伴随着统一六国的军事目标,已然形成于这个少年的脑海之中。
公元前 221 年,"统一六国"功业基本完成。但陵寝的营建工程却前后历时近 40 年,到嬴政驾崩、秦二世继位还未完成,最终被战乱所中断。
根据现代专业考古测绘,秦始皇帝陵保护范围共 20、32 平方千米。其中重点保护区 2、74 平方千米。秦始皇帝陵建造时间之久、用工之众、规模之大、从葬之丰富,均为世界历史罕见。
考古勘查表明,秦始皇帝陵园的遗迹基本分为地面建筑与地下建筑两部分。地面建筑布局由封土、内外城垣及附属设施、礼制性建筑寝殿、便殿、园寺吏舍遗址等构成。地下建筑布局主要有封土下的地宫、陪葬坑、陪葬墓以及地下阻排水系统等。
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坑,只是秦始皇帝陵众多陪葬坑中尤为著名的一处。

兵马俑一号坑(资料照片)
1974 年 3 月 29 日,骊山脚下西杨村的村民们在挖井时,无意中发现了秦始皇的兵马俑军阵。陶俑残缺的身躯、俑头、铜镞、铜弩机相继出现。时至今日,这里共出土了约 8000 件陶俑、陶马,另外还有大量兵器、战车等。
经考古人员 40 多年连续不断的修复工作,人们今日所见,兵马俑仍以作战编队定格于俑坊中。一支"势若彍弩,节如发机"的泱泱秦军,似只待一声令下,便"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豁"。穿越两千多年的悠悠岁月,他们依旧汹涌澎湃,触之者摧。
除此之外,秦始皇帝陵园内出土的铜车马、青铜水禽、石铠甲、百戏俑等大量文物,一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
"秦始皇帝陵不仅是帝王的埋葬之所,它承载着秦始皇构建宏大**的理念,这其中有源自诸子百家的思想之光,也映射着秦**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都邑格局、宫廷生活、军事制度,更对推动中华文明进程有重大意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科研规划部主任张卫星说。

地宫之谜
时至今日,对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发掘仍只在外围,核心地宫仍然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但随着考古科技与技术的不断进步,相隔重重厚土,专家似乎离揭开谜底更近了一步。
谜团一:幽幽地宫深几许?
司马迁说"穿三泉"。《汉旧仪》则言"已深已极"。
据最新考古勘探表明:封土堆下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应该是修筑墓室时开挖的巨大竖穴土坑。这个土坑东西长约 170 米,南北宽约 145 米。
"已深已极"的地宫究竟有多深呢?中国文物考古、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根据钻探资料,秦陵地宫实际深度应与芷阳一号秦公陵园墓室深度接近,可推算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 26 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 37 米。

在发掘过程中随时进行保护工作。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图。
谜团二:何为"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据《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上具天文 , 下具地理"。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曾推断,这应当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这些纹饰可能仍保存于皇陵中。近年来,西安交大汉墓发现了类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画。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则是代表山川的壁画。由此推断, 秦陵地宫上部可能绘有更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下部则是以水银代表的山川地理。在这座有着象征天、地的地下"王国"里,*去的秦始皇似乎仍然可以统治着"天地间"的一切。

谜团三:地宫中有大量"水银"?
秦始皇帝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多次出现于历史记载。历年来的多次科学勘探表明,在秦始皇帝陵的封土中心,有一个面积约 12000 平方米的水银含量异常区。科学家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史书中关于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记载是可靠的。

. 2021-03-13 22:18:40

分享.收藏.复制本帖链接.举报该帖.分享帖子链接

部落 >执笔写爱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