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潘建伟团队再获大奖,西方各国登门拜访,愿用封锁技术交换
3年前的8月16日,我国将人类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送上了太空;一年后,以潘建伟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利用“墨子号”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为了庆祝这一伟大的时刻,专门以封面论文的形式进行了报道;另一权威期刊《自然》更是评价道:“墨子号”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领域的崛起,在未来的多年内,将会领先西方包括美国!
而就在前几天,“墨子号”的研究团队再次获得了国际大奖——克利夫兰奖,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科学奖项之一,克利夫兰奖每年都会从刊登在《科学》上的研究论文中挑选出一项最具有学术价值的成果授予。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还是该奖项设立90多年来,中国的科学团队第一次获得,可见“墨子号”的科学成就是有多么的巨大。只不过可惜的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潘建伟院士没能亲自到现场参加颁奖典礼,克利夫兰奖的评选委员会主席杰里米·伯格称感到十分的遗憾。
“墨子号”作为一颗量子卫星,最主要的作用是通*,量子的不可克隆原理可以令通信做到无条件安全。同时,量子通信还可以弥补水下通信的不足,不管是隐蔽性还是速率、容量,都有了质的提升。
除此之外,在其他领域,例如量子雷达、量子导航、量子计算机等,各国也在加速研发,只不过领先位置已经被我国占据,未来也不会动摇!
还记得在当时,我国的量子通信领域频频传来捷报,西方各国争先恐后登门拜访,希望用之前严厉封锁的技术进行交换,法国拿出了自己压箱多年的“宝贝”幻影-2000;英国则希望通过合作制造大飞机发动机,以此换取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合作,不过这些最后都被我国拒绝了。
如今,我国已经建成了多个量子通信干线及城域环网,目前还在各大城市中持续推进,并且已经展开了多项国际合作,未来还将在俄罗斯、南非等国开展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曾经不被西方看好的科技,到了中国的手中就像“千里马遇到了伯乐”,我们不再稀罕西方所谓的封锁技术,多少现实证明:封锁吧,封锁个几十年,我们什么都有了!
公坛gl ゛ʚ.见南山 悠然๓ 2019-02-25 07: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