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论坛 >科技资*>**云,我不敢用

**云,我不敢用

最近互联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是她拍和**的事情。起源是虎嗅的一篇文章《我如何成了**架构调整的炮灰》。文章讲述了她拍这个创业公司的APP她Face++使用**云的人脸融合技术,签约一年,月付500万。

但是后来一次更新导致了人脸融合效果差,以及后续发现该技术是**内部天天P图团队提供。之后因为天天P图自己的小程序疯狂变脸和她Face++有竞争关系以及其他的一系列看起来很*血的事情,导致她拍损失严重等等。

随即**云发表了声明:天天P图技术授权**云提供“人脸融合服务”,代表**云立场讲了故事。随之而来的是她拍起诉**云要求赔偿一亿人民币。

黑泽明大师的罗生门是一部很经典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不测,妻子被侮辱,武士被杀害。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作证的女巫,还有路过的砍柴人,各有各的说法。真相是什么,无从得知。

我越来越能感觉到互联网上的事情也差不多。真相是什么,天天P图有没有行阴谋举动打击她Face++推自己的小程序恐怕真相对吃瓜群众来说永远都无法获得了。

这两年电视剧很好看。电视剧好看是因为我们每个观众都有了上帝视角,知道正方反方,各个人物的所有一切,所以以上帝的方式俯视整个故事,无疑是精彩的。但是互联网上闹出来的某些具体事情,经常就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像罗生门一样,真相是什么,吃瓜群众不好获得。

但是在这些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之外,总还是有一些东西值得讨论的。这件事情里,最重要的就**云自己说的话。根据**云自己说的话,我下个结论:**云,我不敢用。

具体来说,是这篇**云官方公众号的文章里的这句话:“人脸融合服务”接口是针对所有伙伴进行升级的,没有针对她拍进行技术打击。但没有提前24小时通知她拍,对此,我们道歉并进行了通知机制的整改。

这里反映了**这个互联网巨头并不具备提供平台技术的能力,不知道怎么做toB业务。人脸融合服务接口升级这样大的事情,升级后的接口的表现行为有(向后兼容性)backard compatibility的问题,居然草率的就给所有客户升级了。测试在哪里,新版本的预览在哪里,客户通知在哪里?一个都没有。实在是令我感到震惊。

在微软等做toB和平台业务很成熟的大厂里,任何一个API和服务的更新,如果涉及到升级,有可能会导致版本行为不一致的情况,一定会做两件事情:

针对所有的客户进行非常严格的测试。这种测试可以私下进行也可以把流量在内部复制一份到私有的新接口,然后比对两者的结果。但是不管怎么样来说,这个测试是很严格的。
针对升级,业务平台会提前若干时间告诉所有的用户,并且同时保持两个版本一段时间。用户可以在过渡的时间里切换到新版本。用户也可以在新版本上测试对比,而这个时间通常以周以月计算。
在toB市场,平台的提供者,对平台接口的兼容性维护,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平台接口引入的时候,成熟大厂都会非常小心慎重,因为引入容易,淘汰就不容易了。云厂商作为平台提供商,升级云服务,直接导致一个重要客户的应用表现不同,在微软亚马逊谷歌等云厂商那里,我不能说一定不会发生,但是极大概率是不会发生的。

而这事情在**云上却堂而皇之的发生了。我只能说,**云作为一个平台,其可信度在我这里的分值很低。而不具备提供稳定平台的云厂商,我作为客户,是不敢用的。

当然,撇开云服务稳定性和向后兼容性来说,其他的事情作为吃瓜群众是很难判断到底天天P图是不是故意针对她拍进行了降维打击,顺便利用了主场优势,翻看了她拍的底裤,promote了自己的竞品。所以我们可以理性一些看待这些很drama的剧情。

当然,作为云厂商来首,这类事情能避免还是要避免。一旦牵扯进来了,就是信用问题。如果无法避免摊上事情了,公布实锤的证据证明自己没有这么干,也是很有效的一招。只是我看**云除了一篇声明外,并没有其他实锤证据公布。不能说是一种遗憾。

与之相对应的,有句话叫做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她拍决定从阿里投奔**,并且用**的云服务构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时候,是应该了解清楚自己的技术提供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的。因为没搞清楚,最后哪怕可以对簿公堂,赢了官司输了企业,也不是不可能。历史上微软捆绑IE对付Netscape的时候,后者不就是赢了官司输了企业吗?

公坛gl   ゛ʚ.见南山 悠然๓ 2019-01-09 23:34:14

分享.收藏.复制本帖链接.举报该帖.分享帖子链接
1 楼. 百度和阿里的接口比较稳定 公坛gl  ゛ʚ.见南山 悠然๓(2019-01-09 23:35:02)

论坛 >科技资*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