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为什么不忏悔?
1945年8月15日,**天皇裕仁通过广播的形式进行了“玉音”播送。
在这一天的中午,**的广播集体播送了**天皇裕仁亲自宣读的《终战诏书》。自此,**正式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协议,宣布无条件投降。
对于战败,对于天皇的投降,当时**国内的普通民众是如何看待的呢?
在**天皇裕仁“玉音”播送的前夕,为了让**全体国民知晓及聆听裕仁执政20年来第一次对全体国民进行宣讲,**的电台从东京时间6时起,便一遍一遍重复着发出天皇陛下将在中午发表对全体国民宣读重要事宜的广播。
在这一天的12点前夕,几乎所有生活在**本土的**国民,都静静地等候在收音机前,等待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天皇进行宣讲。
对于天皇要宣讲些什么,靠近权力中心的**权贵实际上早已获知,一些顽固的军国主义分子为了阻止这场“玉音播送”,甚至还企图发动政变,以“清君侧”为由,坚持发动本土决*战。
而对于生活在底层的**普通民众来讲,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天皇在这场号召全体国民聆听“玉音”的广播中,会说些什么。
于是,当时的**国民在接到电台的广播消息后,纷纷就此事进行猜测。已有少数人在心中当时对这场天皇宣言有了不好的预感,他们多为**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由于有知识为基础去看待当时**的局面,尽管不太好表露**已经战败的想法,但心里面却已经接受了**战败的观点,而天皇在这个时候发起“玉音”播送,那么很可能是宣布战败消息。
而对于当时大部分的**人来讲,他们盲目尊崇天皇,以及相信当时**军方散布**在前线依旧能够取得胜利的宣言,从而认为天皇的这场“玉音”播送是要号召全体国民进行最后的决战。
这里面的“大部分”人指的是谁呢?我们可以来看当时**警察厅在**各市县的民意调查。
简单列举几个。
在大阪,超过70%的居民在天皇发表终战书前,期待着他们的天皇能够宣布将战争继续到底。在神奈川,整个县的县民调查中,几乎100%的县民们都认为当时投降过早,他们坚信**还能够与美国一战,就算打本土战,**还有几千万人,战争并没有输。而在鸟取县,更是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批判之声,他们认为天皇在此时宣布结束战争,完全是无视全体国民的意志。
以上,便是1945年8月15日**各地的普遍情况,面对天皇玉音终战,大部分**国民表现出来的是难于接受,或悲痛或哭泣,他们不想结束战争,他们认为国民意志还在,战争就并没有输。
这一天,被称为二战中**人最漫长的一天,整个国家陷入悲痛欲绝、憎恨的境地。这也说明了为何**和德国同属战败国,态度却完全不同。在德国大多数的老兵回忆录中,他们在柏林被攻陷,彻底战败后,表现出来的更多是释然,是对活下来的庆幸,尽管战败令他们难过,但难过的另一面是对战争结束而感到的庆幸,是对自己能够在这场旷日持久且激烈的战争中活下来而感到庆幸,二战战败并没有使他们感到崩溃,而给予他们的是一种解脱。
但**人却很明显没有这种观念,**长崎、广岛被投下原子弹,东京被轰炸得体无完肤,他们没有感到悲痛,但天皇终战发布后,他们却悲痛得几度崩溃。
甚至在一些**人日记中,他们还记录下了这样的文字:“如果不是天皇的命令,即使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要战斗下去,不管原子弹有多厉害,我们都将要继续进行战争,我们并没有输!”
这段文字说出来**大多数人当时的心理,他们认为之所以**选择投降,只是因为天皇的命令,而并非**真正的战败。
这种决*的疯狂,以我们如今的视角来看也是令人震撼的,原子弹且不能让他们承认战败的事实,这种疯狂劲儿可以说是世间罕有,当然,这种疯狂也不过是愚蠢的疯狂罢了!
公坛gl
゛ʚ.无所谓 斯年๓ 2018-06-20 21: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