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犯人为何惧怕流放宁古塔?
喜欢清宫戏的朋友一定对宁古塔这个地方不陌生,“流放宁古塔”成了清宫戏中非常有深意的一种刑罚。被流放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恐怕只有全面了解了被流放后的细节才能有个全面的认识。讲细节前,先思考下,为何是宁古塔。
图2/9
清代的流放制度从顺治帝时代就开始了,一开始是流放辽宁尚阳堡,后来大都被流放到了黑龙江,括宁古塔、卜奎、三姓、瑷珲及阿勒楚喀。其中,被流放到宁古塔的人居多。在所有的流放地中,宁古塔之所以知名是因为流放到这里的名人很多。
图3/9
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量名人因为文字狱被流放到宁古塔。这些人中,有的是一个人被流放的,有的是带着小家庭一起被流放的,还有的是整个家族被流放的。有一部分名气很大的人,在当地做了将军的家庭教师,也获得了一定的尊重。
图4/9
然而,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宁古塔。真正的宁古塔生活简直是地狱,让人求生不得,求*不能。首先,这些被流放的人或家族,全部被充为奴隶,成为官方经营的农庄的私有财产,农庄主可以任意剥夺他们生命。《大清律例》明文规定:凡奴婢骂家长者绞,奴婢殴打家长者斩,杀家长者皆凌迟处*。
图5/9
这些流放的人每天都要进行极为繁重的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劳动强度非常大。大量的人累*在田间。还有一些人在当地当了水兵,水兵的工作强度也非常大,能活到最后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他们每天经受饥饿的煎熬,在风风雨雨中辛苦劳作。
图6/9
对那些带着家人一起流放的人来说,他们的妻女就是主人的私有财产。经常有庄主为了霸占他们的妻女,将他们打*。这些女人中,有姿色的会被人霸占,或者被卖掉。那些年老色衰的,基本上都做了最低级的奴隶,时刻面临被打*或冻*、饿*的命运。
图7/9
康熙帝人生中第一次看到流放宁古塔人的惨状时说道:“流徙宁古塔、乌拉人犯,朕向者未悉其苦,今谒陵至彼,目击即知。此辈既无房屋栖身,又无资力耕种,复重困于差徭。况南人脆弱,来此寒苦之地,风气凛冽,必至颠踣沟壑,远离乡土,音信不通,殊为可悯。”
图8/9
从康熙帝的描述可以看出,南方人来到如此苦寒的地方,基本上无法生存。这里的生活条件太艰苦了。康熙帝此后减少了流民的人数,不过在雍正、乾隆年间,类似的流放又逐渐多了起来。一直到清末,宁古塔等地依然有大量流民的后代。由于流民的后代时代为奴,所以他们拥有都没有翻身的机会。
图9/9
杀人不过头点地,如此残酷的流放刑罚,真的比*刑要残酷百倍。一个家族到来没宁古塔,没几年就家破人亡了。所以说,这才是大清最无耻也是最残酷的刑罚
公坛gl
゛ʚ.无所谓 斯年๓ 2018-05-04 19: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