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讲了那么多,其实只看他们一家人就行了
因此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错走路
不要惶惑
不要忘记你们的天职
千成不要理会那恶俗的力量的引诱
诞妄的巨体的叫唤
拥积的时尚与无意识
无目的的营利的诱惑
当国文、英语满分而实科不列的吴岭澜为是否转系而困惑时,泰戈尔在清华的演讲点醒了他,帮助他找到了人生的路:无问西东,只问真实。
那是1924年。
当时的泰戈尔身边,站着徐志摩,站着梁思成和林徽因,也站着后来成为清华校长的梅贻琦。
一
1909年9月在学部衙门进行第一届庚款留美选拔考试,梅贻琦在550多名各省选送的考生中考取第一名。
同年10月,梅贻琦身穿250元银洋订制的洋装,与其他46名留美生乘“中国号”轮船由上海启程,开始了赴美求学之旅。
与梅贻琦一同赴美的,有一个叫唐悦良的年轻人。他的成绩也不错,在47人中名列第十三。
到了美国后,梅贻琦在美国武斯特工学院习电机工程,而唐悦良则先入耶鲁大学修习教育学,之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考取政治历史学硕士学位。
1915年,第一批庚款留美生学成归国,梅贻琦和唐悦良都来到清华大学教书。
梅贻琦去了物理系,而作为庚款留学生中第一个选择政治学专业的唐悦良讲授一门只由外籍教师所开设的政治类课程。
1919年,由堂叔唐绍仪介绍,教了四年书的唐悦良开始在外交部任职,先后出任驻古巴公使馆三秘、华盛顿会议代表团编纂、远东问题研究专员。
华盛顿会议结束后,唐悦良任北京政府农商部和内政部秘书,后来又先后任西北督办公署外交署长、外交部常任次长、代理外交部部长。
九一八事变后,唐悦良作为广州外交特派员,代表南京政府,前往中山县翠亨村,拜见孙中山的原配卢夫人和唐绍仪,孙科和汪精卫等人同行。
政坛的纷扰使唐悦良开始怀念学界的安静,1932年回京再次开始教授生涯,而此时,梅贻琦已经成了清华大学的校长。
告别官场后,唐悦良在燕京、辅仁、师范、清华等大学执教,同时被国民政府外交部聘为顾问。
因出身清华,且与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均有人脉渊源,长期担任清华庚款管理委员会要职。他还曾主持选派留苏学生的工作,并积极营救被捕的***地下工作者。
1912清华留美同学会
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邀请学界名流在庐山召开商讨抗日国是会议,唐悦良与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和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一同赴会。
会后,张伯苓、梅贻琦和蒋梦麟奉命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也就是后来的西南联合大学。而唐悦良则因淞沪战役未能去往重庆。
期间,韬光养晦,不问政事。王揖唐(后为华北敌伪高官)曾劝说他出山,遭到拒绝。
抗战胜利后,唐悦良任华北学院外文系主任,并在政府兼职。1949年后,唐悦良加入九三学社,并受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北京师范大学英文系教授。
二
昆明城西北,暴雨。
雨水敲打在西南联大教室的铁皮屋顶上,发出巨大的声音,以至于老教授不得不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四个字。
于是,沈光耀、杨振宁和其他同学一起,安静听雨。此时,有一个叫做唐统一的青年,也见证了这场暴雨。
这个1934年北平第一次举行全市中学会考的初中状元,在1936年,放弃保送燕京大学的资格,考入他父亲唐悦良曾经教书的清华大学,进入电机系学习。
七七事变发生后,唐统一去燕京大学借读一年,并考取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但当得知西南联大成立后,他毅然放弃加州理工,和沦陷区的老师同学一起,越南抵达昆明,进入西南联大,直至1941年毕业。
1942年,唐统一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派遣去英国实习进修的31名学生之一,次年辗转抵达英国电机制造厂实习。他一面实习,一面苦读,获得伦敦大学电机系学士学位(二级荣誉),还加入了英、美两国的电机工程师学会。
出国前,姨父冯玉祥曾手书岳飞《满江红》一阕相勉。1946年海路开通后,唐统一即束装回国,他说,出国学习是国民血汗供养,他希望能够在工业救国的道路上尽其所学。经马大猷教授引荐,唐统一回国后到清华大学电机系任教。
唐统一为清华大学开拓电磁测量与仪器领域科研及保持工频电磁计量标准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并在采样理论上取得突破,为我国的仪器仪表和计量测试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960年代初参加国家计量科技十年规划的制定时,他积极倡导以计算电容代替计算电感作为电学基准,迅速改变了我国基准落后的面貌。
1956年开始,唐统一兼任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二十多年。他常年往返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按期翻阅有关专业的最新文献,并制成卡片。
半个世纪下来,他积存了六七万张科研卡片。
三
事实上,在唐悦良之前,唐家与清华的缘分就开始了。
1872年到1875年间,清廷先后派遣四批120名幼童留美。其中中最杰出的是一詹、二唐、三梁。
所谓二唐,指的是唐绍仪和唐国安。而中华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正是唐悦良的叔叔。而唐国安与唐绍仪不但是留美同学,也是同族亲戚。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议案,并与清廷谈定了实施办法:
一、从1909年起,中国每年选派学生到美国各大专院校深造;二、创设清华学堂,作为中国学生赴美前的预科学校;
三、在华盛顿设立游美学生监督处。为此,清廷特派唐绍仪专使赴美致谢。
1909年,清廷在京设立游美学务处,在美国设立游美学生监督处。此时担任外务部主事的唐国安被任命为会办。
唐国安(1858~1913),1912年4月至1913年8月出任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第一任校长。
当年第一批留美学生的考试科目和拟题的大部分出自唐国安之手,国文之外,特别加重外语、数理、化学等科目的分量。
原计划在各省选送的630名考生中录取100名,但唐国安严格把关,只录取了47名,并亲自带往美国,其中就有成绩优异的唐悦良。
其后的第二批和第三批留美学生也由唐国安主持选拔。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游美肄业馆正式改名为清华学堂,正在美国访问的唐国安被急召回国,主持筹办清华学堂。
3月,清华学堂在清华园暂行开学。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5月,清华学堂正式复学,唐国安被任命为清华学堂监督,10月,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唐国安出任第一任校长。
唐国安也是清华迄今唯一逝于任上的校长。由于连年劳累,唐国安一病不起,1913年8月21日,他递交了“自请免官,荐贤自代”的报告,未及报告批复,次日下午他即辞世。临终前,他将藏书全部捐给清华图书馆。
四
唐家与清华的故事并未到此结束。
唐悦良和长子唐统一及其夫人王文佳创造了父子、夫妻同在清华任教的佳话。而唐统一的女儿唐纹则是一路从清华附小、清华附中一路念到了清华大学机电系。
其长子唐虔虽未能在清华大学念书,却成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继承了其祖父唐悦良最开始赴美留学的所选的志业——教育学。
唐虔独生女儿唐宛枫,幼时由祖父母抚养,入读清华幼儿园,在清华附小念到三年级后,随父母在巴黎念完中小学,毕业于加拿大名校麦吉尔大学。回国后,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拿到双语的同声传译硕士学位。
自唐绍仪留美算起,一百三十多年过去了;自唐国安创办清华和唐悦良庚款留美算起,一百多年消逝了;唐统一唐虔父子留学归国,也已是七十多年和三十多年前的往事。
2011年,唐宛枫开始在国家汉办工作。工作之余,她常去清华看望年九旬祖父母。不知当她陪着他们漫步清华园的时候,是否会感慨自己与这个国家、这个学校至深的关联。
公坛gl
゛ʚ.无所谓 斯年๓ 2018-01-17 21:13:46